二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其实这也是晶科敢于加入RE100的主要原因该项目由3座100兆瓦的光伏电站构成,共安装光伏板120万块,并配套建设一座345千伏升压站。
此外,项目正式投运后每年可为当地政府带来约5000万美元收入,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2018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中国电建阿根廷分公司总经理涂水平介绍,项目建设已为当地提供近1500个工作岗位。高查瑞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后,当地电力负荷的紧张状况将得到极大缓解。中企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6日获得阿电力市场管理机构许可,标志该国最大光伏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在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阿两国签署该项目合作文件。今年疫情以来,中方人员克服困难,疫情防控与保障生产两手抓,保证项目最终顺利运营。(5)我们认为:如果四季度组件价格在组件供给曲线下移、右移的作用下出现松动或小幅下滑,有必要特别关注彼时国内外的库存变化。
最终决定组件价格下跌速度的将是库存的行为。(2)在美国、日本、欧洲等高端市场,由于高昂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光伏BOS的绝对水平和在系统成本中的占比均较高。其中,组件环节的利润率当前处于极低的水平,故而不可能释放出太多的利润空间。在硅料环节,当前的利润空间已经处于过去相当长时间以来最好的阶段,我们在上周《新疆硅料厂复产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分析》也分析了未来其价格下跌、利润释放的过程。
该数据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准确度较高。其中,有央企完成业绩的考量,也有部分业主无法准确预估组件价格变化趋势的原因。
对于在标杆电价时代的光伏组件而言,亦是如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今年四季度的需求仍然较好,且呈现一定的刚性特征。但相比7.9-8.4 GW(1GW)的国内库存规模+无法准确计算清楚规模的海外库存,上述真实装机需求的规模增减并不占主导。按照博弈论的理性分析,竞电价业主选择2020年上半年并网比选择2019年下半年并网的项目IRR更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上述三个数据如下:(1)根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组件出口数据,2020年1-5月组件出口26.2GW;6月组价出口的同口径推算金额13.2亿美元,推算出口规模数据为6.0GW,由此可以计算,上半年组件出口32.2GW,同比下滑8%。一旦组件价格出现比较明确的松动,则将引发以下机制:(1)国内部分项目抢装动力提升。故而,这些高端市场对光伏组件价格的上涨敏感度远低于中国、印度这样的中端、低端市场。其中,第二项锁定的利润是固定的,第三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唯一变化的是第一项价格变化。
(4)光伏玻璃价格仍然在不断创新高,3.2mm玻璃的小厂现货采购价格已经突破32-33元/平米,甚至已经出现34-35元/平米成交的情况。根据各家厂商的规划,2020年末若仅考虑隆基、中环、晶科、晶澳、上机数控等几家龙头的单晶硅片产能就将达170GW;而所有单晶硅片企业四季度末的预计合计产能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00GW,三季度末则约170GW。
(2)根据王勃华今年9月10日的PPT《光伏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2020年上半年中国组件产量53.3GW,同比增长13.4%,电池片、硅片环节产量更是达到59GW和75GW。根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在6月末的文章《20H2还是21H1?竞电价项目落地点评》,鉴于今年上半年的组件价格因全球疫情影响而处于低位,如果不出现7月下旬以来的组件价格上涨,明年一二季度组件价格的下跌空间必然无法弥补每个季度电价下调1分钱对项目IRR的负面影响,故而当时我们认为,2020年竞电价项目在今年四季度抢装是更为合理的。
如果库存在那时做出符合其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追涨杀跌的正反馈行为,则有必要关注小幅价格松动转变为较大幅度价格调整的可能性。站在2020年下半年的时点上,基于2020年下半年的组件价格是从低位向上走,则将有更多的央企在选择2020年4季度实施与选择2021年上半年实施中选择前者(当然,也有部分业主可能选择放弃项目)。二、四季度的需求为什么较好?当前组件价格的普遍报价上涨至1.7元/W,比7月中旬的报价上涨0.25元/W左右。在玻璃方面,如果采用双玻组件,则玻璃价格每上涨1元/平米,对应组件含税成本将上涨0.01元/W。而关于库存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统计口径。但这一部分库存是否会在市场上抛售,这取决于组件价格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支持程度。
(2)从成本推动的角度看,多晶硅料的价格下跌主要取决于新疆硅料厂何时全面复产(根据SOLARZOOM智库的调研,预计在9月末),硅片环节的利润释放有较大空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对冲一部分上述机制导致的组件价格下跌。其中,这些高端市场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受当前疫情劳动力约束的影响程度较低,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流动性的宽松(主体优质的能源巨头融资成本下降)。
我们认为,单晶硅片从今年四季度末开始,将常态化的出现产能利用率非因检修、假期原因而低于100%的现象。(2)行业硅片龙头企业从今年9月开始放缓了对硅料的采购节奏,并导致其他原材料库存较低的硅片厂也不敢在高位采购硅料。
鉴于国内增量抢装的总量与国内外非抢装需求观望推迟的规模可能基本相当,故而决定价格的主要变量将是国内增量的7.9-8.4 GW(1GW)的库存何时抛售。上述数据为官方数据,准确度较高,但考虑交直流口径的容配比问题,则可能对应组件10-15%左右的额外装机量(对应1.2-1.7GW左右)。
同时,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经调研了解到,四季度的需求较好(这也是行业普遍的认识)。因此,整体而言,海外高端市场的需求在四季度(尤其是美国的四季度是旺季,其他国家季节性并不特别明显)是可以预期的。一、光伏组件价格是因还是果?对于大多数商品而言,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因变量和函数。目前可以拿到比较准确数据的是:厂商生产量、国内新增装机量、出口量(注:由于光伏几乎没有进口,故而出口量=净出口量近似成立)。
而根据中电联1-6月及1-7月数据轧差计算,7月新增光伏装机量约2.9GW(故而不存在特别明显的抢装现象)基于以央企为主的开发格局,分析机构对年底并网规模大多持乐观态度,不排除部分项目在涨价潮下选择观望或者延期,但大部分央企项目年底前并网的可能性较大,Q4或再现超10GW的抢装大戏。
如5月27日开标的中核汇能3GW光伏组件集采中,单晶440W以上组件的最低中标价格为1.36元/W,而7月底开标的华电组件集采,单晶440W以上组件中标价格已攀涨至1.51元/W。原计划今年的业绩要上GW级目标,但现在的组件价格下,竞平价项目很难推进。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7月以来超4.6GW光伏电站相继开工,部分项目年底并网预期不变。部分电站业主的年底并网预期不变,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收益率的控制,另一方面则是延期并网的处罚压力,特别是高达26GW的2020年竞价项目。
目前的光伏组件价格只是稳定了,想向下很难。某光伏电站EPC商坦言。PVInfoLink同样预期年底前组件价格变动不会太大。如陕西省明文规定,除电价补贴降低外,建成容量低于80%的市,暂停该市2021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权,同时暂停该企业2年省内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权。
从上游多晶硅向下传导,硅片、电池片价格同步止涨,轰轰烈烈的涨价风波开始趋稳。近期,随着价格企稳,光伏电站项目陆续开工。
超4.6GW光伏电站陆续开工毫无疑问,光伏组件价格高企之下,部分项目不得不变更计划。组件环节,据悉部分二三线企业的报价开始松动,但一线大厂仍就订单饱满,价格坚挺。
解铃还须系铃人。而在26GW竞价项目中,国企无疑占据着绝对主力,国家电投3GW、大唐2.78GW、华能1.4GW、中核1.2GW截至目前,各大央企2020年组件集采中标结果均已出炉,关于最终的组件价格正积极协商,预计9月下旬局面将明朗。